2022-01-11
多元化技术路线可缓解原材料压力
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不同,新能源中的光伏、风电和电动汽车需要更多的金属。锂、镍、钴、锰、石墨对于电池的功效、寿命和能源强度非常重要。稀土永磁材料对于风力发电机和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在“2021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上,徐盛明、胡方圆、杨全红、高洪才等多位专家关注了新能源大潮下的原材料紧缺问题。据了解,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的金属需求在2040年将会至少增加30倍。锂需求将经历为迅猛的增长,2040年将增长40多倍,紧随其后的将是石墨、钴和镍,约增长20-25倍。
我国的锂资源禀赋稍差且开采工艺不成熟,对外依赖度很高,2020年原料自供率仅32%。钴更是实实在在的稀缺资源,2020年全球钴探明的储量约710万吨,有约50%分布在刚果(金),而中国已探明钴储量约8万吨,仅占全球总储量约1%。在镍矿方面,中国目前探明的镍矿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3.7%,可以说资源储备严重不足。而锂电池端的需求快速提升与扩产预期也加剧了上游原材料端的供应紧张。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突破17万元/吨,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225%,其中近两个月涨幅超过90%。
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下,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共同发展将有利于缓解原材料压力,避免在上游产业链被“卡脖子”。同样以镍氢电池为例,镍氢电池原材料以镍和稀土为主,而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4400 万吨REO,占全球储量37%。并且,尽管使用了镍金属,但由于目前镍氢电池回收技术已非常成熟,可有效实现回收利用。据科力远介绍,镍氢电池回收项目已经完成技术开发与中试验证,取得和正在受理的核心专利24项,镍钴锰的回收率可达到98%以上。由此可见,多元的电池技术路线将有利于缓解原材料压力。
工信部日前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任务是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幅提升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池作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是支撑新能源在电力、交通、工业、通信、建筑、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之一。多元化的电池技术路线将是新能源时代的必由之路。开发兼具高能量、高功率输出、宽温域、超长寿命、低自放电、低成本的先进镍氢电池,是拓宽其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细分领域动力电池和大规模储能应用的发展源动力和方向。
上一页:如何区分手机电池的正负极?
下一页: 印度储能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电池生产技术的提高,聚合物锂电池的尺寸会因厂家不同而存在差异,同厂家也会因为电池的实际应用导致部分参数有所差异,如尺寸、形状等。聚合物锂电池一般是指软包铝塑膜外包装的锂电池,18650锂电池、钢壳电池或方铝壳锂电池不包括在内。从发明到现在,聚
锂电池与镍氢电池的比较1、体积:可充电锂电池比普通的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相对)、更轻、自放电低、无记忆效应的优点,在许多新型移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设备的电池已经逐渐被锂电池所取代。镍氢电池的记忆效果不是很明
日本在电池界“称霸”多年,为何会被中国反超并压制?中日电池争夺战,谁又能在未来更胜一筹? 在全球向碳中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很多新能源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动力电池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目前,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但中国新能
锂充电电池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因有其独特的优点,使用也多起来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器与普通锂电池是不同的。锂电池的高终止充电电压是4.2伏;磷酸铁锂电池是3.65伏(网上有的说,高不能高于3.8伏),现在的问题是:能否利用手机的充电器
锂电池负极的碳材料在电池次充放电时不可避免地会与电解质发生反应。这一过程对锂电池的影响:1、如果碳负极的结构被破坏,反应将导致碳材料结构的变化2、保护碳材料表面,即在碳负极表面(固体界面)形成钝化膜或SEI膜电解液对负碳的三种不同反应还原反应的破
聚合物软包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更薄、重量轻、安全性高、成本低等特点,能生产出各种形状和任意容量的电池,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其低薄度可达到0.5mm。从结构上看,聚合物软包锂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众多类型的一种,但两者的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