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多元化技术路线可缓解原材料压力
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不同,新能源中的光伏、风电和电动汽车需要更多的金属。锂、镍、钴、锰、石墨对于电池的功效、寿命和能源强度非常重要。稀土永磁材料对于风力发电机和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在“2021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上,徐盛明、胡方圆、杨全红、高洪才等多位专家关注了新能源大潮下的原材料紧缺问题。据了解,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的金属需求在2040年将会至少增加30倍。锂需求将经历为迅猛的增长,2040年将增长40多倍,紧随其后的将是石墨、钴和镍,约增长20-25倍。
我国的锂资源禀赋稍差且开采工艺不成熟,对外依赖度很高,2020年原料自供率仅32%。钴更是实实在在的稀缺资源,2020年全球钴探明的储量约710万吨,有约50%分布在刚果(金),而中国已探明钴储量约8万吨,仅占全球总储量约1%。在镍矿方面,中国目前探明的镍矿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3.7%,可以说资源储备严重不足。而锂电池端的需求快速提升与扩产预期也加剧了上游原材料端的供应紧张。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突破17万元/吨,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225%,其中近两个月涨幅超过90%。
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下,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共同发展将有利于缓解原材料压力,避免在上游产业链被“卡脖子”。同样以镍氢电池为例,镍氢电池原材料以镍和稀土为主,而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4400 万吨REO,占全球储量37%。并且,尽管使用了镍金属,但由于目前镍氢电池回收技术已非常成熟,可有效实现回收利用。据科力远介绍,镍氢电池回收项目已经完成技术开发与中试验证,取得和正在受理的核心专利24项,镍钴锰的回收率可达到98%以上。由此可见,多元的电池技术路线将有利于缓解原材料压力。
工信部日前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任务是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幅提升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池作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是支撑新能源在电力、交通、工业、通信、建筑、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之一。多元化的电池技术路线将是新能源时代的必由之路。开发兼具高能量、高功率输出、宽温域、超长寿命、低自放电、低成本的先进镍氢电池,是拓宽其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细分领域动力电池和大规模储能应用的发展源动力和方向。
上一页:如何区分手机电池的正负极?
下一页: 印度储能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军用锂电池的种类实际上只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燃料电池等,这些都是市场上常见的。与一般商用或民用锂电池相比,它们只是对电池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更高、更严格。那么民用锂电池与军用锂电池的区别有哪些呢?从定义上分析,民用电池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日常
一、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性能一致性:A) 区别大和小静态开路电压为完全充电的电池的电池组应不大于0.05V;B) 经电池组进入浮充状态24小时的端子之间的电压差电池应不大于0.20V;C) 当电池组放电时,端子之间的电压差电池应不大于0.25V;D)
1. 锂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锂电池具有高能密度、轻量化和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2. 锂电池的寿命受到充电和放电次数、温度、深度充放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护锂电池,我们需要合理使用锂电池,避免过度充放电和高温环境。如果我们能够正确使用锂电池,它可...
锂电池有机电解液污染小且能提供稳定的锂离子源,使其得到快速发展,但液态有机电解液与正负相互兼容并在滥用分解气体等恶劣条件下,导致电池结构损坏,严重时甚至发生爆炸和火灾。因此,有必要在液态有机电解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目前,各研发单位和机构主要专注于电解
锂电池“痛点”深藏巨大商机随着我国“双碳”相关工作的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飙升,2021年的锂电池板块“火了”。在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时曝出的相关事故也引发人们的担忧。未来,锂电池储能应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性?业内人士指出,储
锂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有哪些:1、成膜添加剂优异的SEI膜具有有机溶剂不耐受性,允许锂离子电池的离子在溶剂分子无法通过的情况下自由进出电极,从而防止了溶剂分子的共插入对电极的破坏,并提高电池的循环效率和可逆容量。主要分为无机成膜助剂 (SO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