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4
锂电池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血液”,起着在电池正负极之间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高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有机溶剂、锂电解液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一、锂电池电解液的危害
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摄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轻度刺激物和麻醉剂。吸入会引起头痛、头晕、虚弱、恶心、呼吸困难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汽有刺激性。口服会刺激胃肠,长期接触刺激皮肤。
2、毒理学资料和环境行为
毒性:估计可通过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毒性中等。
危险特性: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有燃烧危险。蒸汽比空气重,可以在较低的水平上扩散到相当远的距离,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锂电池电解液的处理技术
1、液氮条件下回收电解液
处理电解液过程中采用碳酸丙烯酯(PC)回收电解液;PC释放率高,2h后电解液可完全去除。为避免火灾和爆炸,在液氮的保护下,将废电池切开,去除活性物质。将活性物质浸泡在PC等电解液溶剂中一段时间,使电解液浸出,然后在惰性气氛中过滤。可以回收再利用多次。根据情况对回收的电解液进行净化,回收LiPF6。
2、高温热解挥发电解液
目前,大多数的实验研究对电解液不够重视,而采用高温热解或煅烧的锂电池,由于电解液的发热溶液温度较低(约180℃),使电解液分解挥发自如。在热解过程中,电解液产生HF、LiF等有毒气体。在大规模锂电池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尾气的二次处理。
3、碱溶液处理
将单电池浸泡在稀碱性水中,电解液产生的HF反应如下:HF+NaOH→NaF+H20,将电池粉碎。该处理方法能有效减少HF的产生,但不能实现氟化电解液的回收。
上一页:钛酸锂电池工作反应原理
下一页: 钛酸锂电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锂电池正极(负极)浆料制备时,正极(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等是正极(负极)物质混合搅拌的过程,对电池材料和辅助材料混合,活性物质在溶剂中高度分散形成牛顿型高粘度流体,使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等助剂混合充分,分散均匀的目的。锂电池原料混合的注
锂电池隔膜是电池的关键内部部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锂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和安全性能。性能优良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层多孔塑料薄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约占锂电池成本的20%-3
麒麟电池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 深圳市山木新能源表示: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企业对能做成电池几乎所有材料都实验了一遍,终发现无论是钠电池、还是镁电池、钛电池都远不如锂电池材料合适。饶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所以现在大家的就把研究方向转向电池结
锂电池负极的碳材料在电池次充放电时不可避免地会与电解质发生反应。这一过程对锂电池的影响:1、如果碳负极的结构被破坏,反应将导致碳材料结构的变化2、保护碳材料表面,即在碳负极表面(固体界面)形成钝化膜或SEI膜电解液对负碳的三种不同反应还原反应的破
蓄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早发明,因此技术成熟时电池更好,但是不能说蓄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好。这必须从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才能了解磷酸铁锂电池和蓄电池哪个更好?1、电池应用比较蓄电池用于电动叉车、拖拉机、电动自行车、观光车等。磷酸铁锂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
铝壳电池在一定时间内的容量是一定的,其放电速率指的是与常规放电作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其放电量是常规放电的几倍。在不同电流下可以释放的能量。一般来说,铝壳电池需要测试其在不同恒流条件下的放电性能,那么人们是如何评估铝壳电池的放电倍率的呢?当用N倍1C